关于日本威士忌的涨落,这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时间:2021-04-27 20:12点击: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新闻 >
我保证,这次不是在吐槽也不是在搞笑。 今天我们要反思一下日本威士忌,这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篇相对严肃的内容。从2016年到现在的3年时间里,日威不论是从价格还是口

 

我保证,这次不是在吐槽也不是在搞笑。

 

今天我们要反思一下日本威士忌,这几年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篇相对严肃的内容。从2016年到现在的3年时间里,日威不论是从价格还是口碑都遭遇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我们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不少日威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日威,日本人也同样对当下的日威价格感到无法承受。

 

作为一名日语学习者,对日本有着独特好感的花花自然对日威也有着天然的加分——学日语又喝酒的小孩子又有哪个会不想坐在代官山的书店里买书买碟,顺便喝上一杯山崎呢?

 

但几年的历程下来,本来觉得“日威厉害的,日本都厉害的!”的花花对日威的印象却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今天,花花作为一名威士忌新手,谈谈从认识威士忌到现在对日威的看法。

 

日常警告:本篇内容字多图少,文笔不佳,内容基本不正能量,希望大家轻喷。以及,我真的不是精日。

 

 

松井酒造“仓吉”事件引发的思考

 

在几个月前的文章中,花花曾写过松井酒造的“仓吉”并非是一款真正的日本威士忌,其使用的原料是从苏格兰进口的威士忌原酒(即日本人口中的“散装威士忌”)。对于民族自尊心极强的日本人而言,这样的“日威”即使大受批判也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真正有趣的是,在对于这次事件的评价与讨论中,不乏有人认为“这是整个日本威士忌行业共同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只限于松井酒造的问题”。也正因如此,松井酒造在道歉和后续反应中才更加的猖狂。

 

不骗没学过日语的,仓吉的背标除了自己的酒是哪儿来的没说,啥都说了。

 

即便所有人认为“仓吉”自称日威是一种诈骗行为,在日本的法律之下,他们的做法却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说,因为他们之后承认了使用进口原酒,反而显得比其他的公司更有良心,毕竟法律甚至不要求他们在商标中写明使用了进口原料。

 

对于真正的巨头——当前三得利,Nikka这样体量来说,他们其实倒没什么买进口原料的必要。但是,他们的低端产品同样会和超市那些香精兑出来东西采用一样的做法,让人不忍直视。在日本制造威士忌是允许添加威士忌之外的酒精的,你用一成的威士忌加九成的食用酒精也不是问题。商人没有不贪图利益的,他们不过是利用的当下的酒税法削减成本加大产量而已,而且有人会买账。

 

不然你以为日本那些廉价居酒屋里20RMB一杯的highball是怎么来的?不然你以为日本那些廉价居酒屋里20RMB一杯的highball是怎么来的?

 

 

进口原酒的悲哀

 

进口的散装原酒本是无罪的。它们大多数是进口自正规大牌蒸馏所的原酒,虽然自2012年后单一麦芽威士忌原酒被禁止直接出口,但是混合原酒依然保持着持续出口的状态。在近十年日本威士忌大热,原酒不足的大前提下,这些原酒很大情况下缓解了低端威士忌市场原酒的调度周转问题。没有这些原酒的支持,你依然喝得到威士忌,只是市场的供不应求将更加加重日威的价格膨胀罢了。

 

大包装的原酒,不仅进口原酒是这样,很多国产原酒在日本国内进行周转的时候也会采用这种包装。

 

在有些人的眼里,进口原酒=劣质产品,这个逻辑在花花看来是不恰当的。理性地说,进口原酒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永远不知道它究竟是用什么原酒按照什么比例调配的。不过,这一点可以通过出口方所在的集团进行大概的推断。如果说进口原酒的味道糟糕,花花也不觉得可以把问题全部归罪于“因为它是散装的”或者“散装的东西看着就粗糙”这样的理由。判断一个威士忌好不好喝的标准很多,但是以貌取“酒”(尤其是包装)听着是一个糟糕的主意(要是这样,你把尝酒样的人当啥了?)。

 

 

从标签我们可以读出很多信息,至少能Proof这些原酒不是香精调出来的真“垃圾”。从标签我们可以读出很多信息,至少能Proof这些原酒不是香精调出来的真“垃圾”。

 

 

蓝线是日本从英国进口瓶装威士忌的趋势,橘色线是散装原酒趋势,可见进口量从日威热潮开始虽然存在着一定的波动,但还是有着上涨趋势,这与日本本土的原酒不足息息相关。

 

新酒厂需要面对的“高起点”

 

其实,近年有不少让我们值得期待的新酒厂在日本一个个建起,从北海道的厚岸一路向南,额田、山形、南阿尔卑斯、富士山、长滨、冈山、鸟取、大分、鹿儿岛都在有新的威士忌蒸馏所建起,很多的新产品正在酝酿之中,很多位于小地方的蒸馏所更是和当地旅游业形成了良性合作,像宫城峡、白州蒸馏所那样在展示品牌的同时带动了旅游行业。

 

 在前几天刚完成落成仪式的金龙蒸馏所。蒸馏所告诉我们,离我们能喝到真正的“金龙”,还要最少3年。

 

2015年新建成的厚岸蒸馏所就采取了出售一部分没有完全成品的“新酒”来进行宣传,同时根据评价来调整接下来对原酒风味上的改良,为大家留下了想象与期待的空间。

 

这些新兴的蒸馏所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上爬,可是站得越高,在面临失败的时候肯定摔得越惨。制作威士忌需要时间,往少了说桶陈也要3个年头,如此膨胀的日威市场,等待将会是漫长而困难的过程(尤其对于那些没有其他主要业务的蒸馏所与酒造)。会不会有急于求成的蒸馏所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成为了第二个、第三个仓吉呢?即使他们等得及,这个泡沫一般的市场也有可能转瞬即逝。

 

也不能光黑仓吉,最近仓吉蒸馏所进行了短期的公开参观,在本地造成了不错的反响。

 

不知何时就会破碎的巨大泡沫

 

日威的价格疯涨随着时间的流逝稍有回落,三得利今年停止贩卖的“白州12年”与“响17年”等产品虽然依然严重溢价,但已经没了一开始五六倍抬价的凶狠势头。但终年居高不下的那些威士忌依然那么贵,今年的山崎50年更是拍出了历史新高的价格。而在日本国内,即便已经进口了那么多的威士忌,这个市场依然无法填满。

 

有一位在2016年在自己博客里写了关于日威泡沫的日本调酒师,在2018年他突然更新了这篇文章,说了如下的话:

 

“现在我来写结论了:泡沫会变得更大,还在激烈的增长之中,还没破裂又近在眼前。从我觉得泡沫要破裂到现在已经经过2年了,真是不得了。我在想‘泡沫居然还能继续下去?’,山崎50年定价100万日元,去年拍卖1300万,今年就到了3200万,最后究竟会如何呢?”

 

当时余市1987都一口气翻了20倍,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我保证你买个空瓶都比酒的原价贵。

 

日本人并不完美,日威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喝杯highball就想开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