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123 - 中国威士忌酒品牌网移动版

主页 > 新闻 >

一场改变了全世界的大事件:禁酒令

 

我们这些爱酒人,想到禁酒令那段历史,往往会不自觉的把一切浪漫化

说起私酒贩
 

我们想到的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城市输送酒水的法外英雄

说起小酒馆
 

我们想到的是桀骜不驯的调酒师

创造各种鸡尾酒来调侃那些禁酒官员

说起秘密俱乐部
 

我们想到的是爵士乐

穿着小筒裙跳舞的姑娘

个个都像是盖茨比里的黛西
 


但是暂且将我们的“酒鬼滤镜拿掉”

禁酒令的历史,远远不止“不屈不挠的爱酒人对抗大傻瓜政府”这种单一的戏码。

事实上,这是一段关系到民权醒觉,政治博弈以及道德重塑的复杂历史。
 

其中产生的辩论,甚至对我们如今的社会,也具有启发意义。

禁酒令

Prohibition
 


第一章

醉汉,酒馆,女人

很多人认为,禁酒令只是1920年美国政府的一纸政令——而且还是顶蠢的那种,一夜之间,全美国的老实人都喝不上酒了。

但事实上,早100多年前,禁酒的风气就已经有了苗头。
 

醉汉

那个时候,最先摒弃酒精的不是政府,而是神职人员和企图改过自新的部分酒鬼
 

一切的起源,与其说是宗教运动或是道德审判,不如说是深受酒精困扰的社会下层阶级发起的一项自救运动。

现代人对道德审判的态度往往嗤之以鼻,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习俗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被塑造得趋于成熟,拥有人人都接受的普世价值观。但是当时间拨回19世纪,事情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那个时候的美国,是一个醉汉的国度


 

这种字面意义上的“醉生梦死”毫无浪漫可言。

19世纪初期,随着蒸馏技术的进一步精进,美国人日常饮酒的种类渐渐从葡萄酒,苹果酒这种酒精度相对较低的发酵酒,转向了高度烈酒,比如威士忌——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就能获得更多的醉意。
 


 

同时,全社会的饮酒习俗也深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早上起床先喝一杯,这是常事,吃饭时要佐酒,休息时要喝酒解乏,娱乐时要喝酒助兴——甚至在一些农业州的小镇上,家家门边都放着一桶烈性苹果酒,回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先拿大勺舀一口酒喝。



那时候,美国人的饮酒量相当于现代人的三倍。领完周薪之后,人人都泡在酒馆里喝得六亲不认。

酒馆


顺便再说说醉汉聚集的老窝——酒馆。



 

酒馆(又称沙龙),这种只接待男性客人的公共饮酒场所,一度被禁酒运动的倡导者,视为美国生活中最具破坏性的力量的机构。

1870年至1900年间,随着数百万移民蜂拥到美国,全美的酒馆数量从10万增加到30万。
 


 

在城市中,这里聚集着工薪阶层移民,其数量往往是政治组织总部的两倍。

在西部,它是一个类似“同乡会”的社交场所,也可以收发信件,甚至兑现支票,当然了,少不了各种下三滥的娱乐和暴力活动。
 


 

此外,酒馆还具有社会性质和救济性质,是工人和移民的避风港,也是社会骚乱和政治腐败的源头(很多大城市的酒馆由政客直接或间接控制,借由酒馆操纵选票是小事一桩)。

简单来说,那时候的人看待酒馆,大概就跟我们现在看待抖音快手一样,泛滥于全社会,99%的屎屁尿,再加上1%的人性光辉。
 


 

到了20世纪初,经过大型酿酒公司的兼并,多数酒馆已经变得标准化——几乎全部由德国移民拥有。酒厂会给酒馆提供货源,装潢,甚至补贴他们推出免费午餐——前提是这些酒馆只出售本酒厂的啤酒。

所以说,那时的酒馆不只是酒馆,还代表着移民与酒商的政治力量。
 

女人

传统的社会风气认为,大口喝酒可以体现你的阳刚之气,但是这些喝醉的男人们完全称不上是爷们儿——他们挥霍掉所有薪水,没法养家,并且变得暴躁易怒,而男人暴力的直接承受者,往往是他们的家族成员——妻子和儿女。
 


 

那是一个男人无法参与劳动,妇女和儿童的生存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的年代。所有人都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罪魁祸首,是酒精。

很快,作为酒后暴力的直接受害者,妇女也加入了这场对酒精的讨伐。
 


 

这是美国历史上妇女第一次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也奠定了美国现代女权主义的雏形。

如果你们听到这个词儿要皱眉头,那我们换个说法
 


 

为了阻止酒精在社会上的泛滥,妇女们集结成社,争取投票权,她们参与公共事业,以宗教和道德的名义,打出“保护家族”的口号,来对抗一系列社会问题——可以说是妇女参政的美国版本
 


 

随着越来越多的响应,这场“禁酒”的运动的声势越来越浩大,一路从乡镇朝着城市蔓延。它的态度也越来越激进。

源头谬误

这场运动的拥护者包括基督妇女禁酒会,反酒馆联盟,禁酒党等社会组织,个个儿都是倔脾气的理想主义者。

以“反酒馆联盟“来举例,它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压力集团,规模大到可以直接向国会施压。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不关心犯罪,也不关心政治经济,只要禁酒,一切都好说”



 

禁酒拥护者相信,没有了酒精,人类终于能够变得完美,“消灭酒精”是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万能钥匙。

这大概就是禁酒运动源头上的谬误吧——世界上哪有什么万能钥匙。
 


19世纪~20世纪的美国经历着时代阵痛。除了两场战争之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社会阶级划分,以及大批欧洲移民的涌入,种种变化让美国人措手不及。

酗酒只是表面现象,而贫富差距悬殊,工作机会流失,法制不健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福利体系缺位,生存条件恶劣……这一系列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繁琐问题,才是所有人痛苦的根源。

你怎么可能通过消灭表现而一劳永逸的解决源头问题呢?
 


 

但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禁酒运动渐渐从民众之间的劝诫,演变成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角力:

工人觉得酒精是资本家控制自己的工具

资本家认为饮酒的工人生产力降低

蓄奴州的地主害怕黑人喝酒之后激情投票

清教徒拿禁酒当武器反对天主教徒移民

政客凭着禁酒团体抢占道德高地

持续一个世纪的禁酒运动终于在20世纪初达到了高潮,所有人都被这种狂热裹挟向前,无法冷静思考。
 


 

1920年1月16日,美国宪法第18修令生效,我们所熟悉的禁酒令正式实施,全美的理想主义者弹冠相庆。

喝下最后一杯酒,然后全美开始迎接持续近14年的禁酒令时代
 


 

第二章

法外者群像

禁酒令实施之后,人们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了吗?暴力,贫穷和道德缺失终于被消灭了吗?美国终于变成了清教徒的天堂了吗?

怎么可能, 不然《大西洋帝国》还怎么拍?

的确,公众饮酒量确实在往下降。毕竟,禁酒令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

在18修正案颁布之前,美国已经积累了将近100年的禁酒运动——也就是说,至少有3代美国人,是在“否定酒精”的社会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一出生就被教育“喝酒害人”的理论,认为喝酒会败坏人的健康和道德,认为体面人应该滴酒不沾。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让一样东西变得成致命诱惑的唯一原因,就是立法禁止它
 


 

于是,当酒精成为违禁品之后,人们开始更加疯狂的渴求它。

如果使劲抠字眼儿,你还是能钻出几个法律的空子

比如说:喝酒本身不违法,只是不能买卖,再比如说,在自己家小范围的种点儿葡萄酿酒喝,也没人管你。天主教,犹太教的宗教活动也被允许少量使用葡萄酒。
 


 


 

富人们也不太担心,娱乐场所不需要上缴禁酒令生效之前购买的酒精饮料,所以18号修正领生效之前,各大俱乐部,沙龙有一年的时间大量囤酒,有些地方的囤货量,居然足够喝14年…当然,价格肯定是翻了好几番。
 


 

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自己在家捣鼓私酒,用私酿粮食酒和玉米油勾兑出来的“冷凝器金酒”就是这段时间的产物,不过他们在冷凝器里勾兑出来的究竟是金酒还是掺了水的工业酒精,谁也说不好。喝完了致死还是致盲,全看缘分。

哦对了,还有你们很熟悉的一个片段——在禁酒令时期,美国有5家威士忌酒厂,还在以“提供药用酒精”的名义坚挺着。
 


 

那时候,全美人民想方设法的找借口,让医生给开处方,好搞点儿酒回家。一个人每月的“医用威士忌”定额不够,那全家人就一起“生病”。

从官方记录来看,那阵子的美国就好像爆发了非典似的——不过人们唯一得的病,是对威士忌的“相思病”

这种社会氛围给了私酒贩子绝佳的生存土壤——想想看,原本你走私一点啤酒威士忌只是为了避税,赚个温饱钱而已。

突然之间,所有的酒类都成了违禁品,而且人们疯狂的渴求它。这下,你干着和过去一样的行当,却能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这场“湿”(喝酒)与“干”(禁酒)的拉锯战,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且,随着战事的激化,双方阵营中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法外者”形象。

好人私酒贩:
 

罗伊欧姆斯戴

小罗本职工作是在西雅图当警察,长着娃娃脸,性格又好,被人叫做“宝宝警督”。
 


 

谁知道禁酒令生效俩月后,西雅图警方拦截一辆走私加拿大威士忌的汽车。追逐战的时候警官抬眼一看,嘿!这宝宝正坐在走私车里呢!

知法犯法的小罗当然被警局开除了。但从此,他的副业就变成了主业,从警官转职成了一名私酒贩子。
 


 

虽然转换了阵营,但“宝宝警督”魅力犹在。小罗靠着给各位前同事送礼送钱,慢慢争取到了整个西雅图警方,乃至全市政客的支持,甚至连市长一块儿给贿赂了。

那时候,小罗手下的会计除了管理地下公司的运营,还要负责给整个西雅图警队发工资。毕竟转行之后,小罗一个星期赚的钱,比片儿警20年赚得都多,哪个警察买不下来?
 


 

于是,小罗建立起体系完善的地下公司,从保管到物流到分销,全部都由自己人亲自处理,财政税务也悉心经营,绝不让人挑出错。

而且,乱七八糟的私酿酒一律看不上眼,他货源全部是来自加拿大的优质威士忌,不掺一点儿假。私酒横行的年代,这种坚持高端品质的商人,很快赢得了上流社会的尊重。
 


 

芝加哥教父:

阿尔卡彭

如果说“宝宝警督”做生意靠的是和气生财,那“芝加哥教父”走的就完全是相反的路子。

来见见现代史上最早一批的犯罪明星——阿尔卡彭
 

这或许是你们最熟悉的黑帮老大之一了(虚构的《教父》不算),关于老彭的影视作品从1938年一直拍到2018年。可见这哥们儿是个多有戏的人。

前面提到,小罗做生意的方法是从加拿大走私;到了老彭这儿,可就变得有创意多了:

不仅要走私,还要垄断货源,只能从他这一家里进货;不仅要进口正儿八经的酒,还要自己的意大利移民老乡们酿私酒,甭管勾兑工业酒精还是发酵陈谷子烂葡萄,捣鼓出来就有人买;更重要的是,不仅自己做生意,还要抢别人家的。
 



 

知道蝙蝠侠的老家哥谭市吧?民风特淳朴——帮派横行,警察腐败,堪称罪犯天堂。在现实生活中,它最初的原型就是芝加哥。

那时候的芝加哥人民活得可比漫画里刺激多了。能打死人的枪战天天在街头巷尾上演,路人对倒在路边头破血流的帮派分子基本上已经麻木。
 


 


 

黑帮火拼是为了啥?是港片儿里讲的那些恩怨情仇吗?并不是,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在禁酒令时期,酒就是最大的利益来源——抢地盘,抢货源,这些黑帮拿命来换的,都是绿油油的钱。

老彭在这些交火中脱引而出。他一面靠着枪战和谋杀,把芝加哥的私酒生意全数垄断,这些私酒称为他黑帮帝国最丰富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芝加哥市长是老彭的铁哥们,让他除了黑道生意之外,还能把业务往正当行业发展。
 


 

谁说贿赂买不到友谊?毕竟这里是芝加哥。

就这样,等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老彭已经建立起了控制整个芝加哥的黑帮帝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芝加哥教父”。
 


 

说个有意思的事吧,老彭旗下的啤酒,烈酒和葡萄酒,质量不高,胜在便宜量大来钱快。这个芝加哥教父对品质管理也挺有一套——质量不达标的供货商,都被他拿枪“突突”了。不过连老彭都觉得质量过不去,说明这酒确实糟糕到天理难容的地步啦!


板斧护法:

凯丽内森
 

不要以为法外者的群体里只有私酒贩。禁酒派野蛮起来,也是十分让人侧目的。

要说禁酒派中的法外者第一人,当属这位“板斧护法”——凯丽内森(Carrie Nation)
 


 

在禁酒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位女士一手持斧,一手持圣经,可是当初著名的“侠盗”形象。
 

凯丽女士的“圣战”在禁酒令签发之前的20年就开始进行了,她的一生坎坷,母亲死于疯人院,第一任丈夫死于许久,第二段婚姻,又因为她投身社会活动而离异。在目睹了男人饮酒对女人造成的伤害之后,凯丽女士把自己人生的不幸统统归结于酒精。

最开始,她只是像其他妇女团体一样,给当地政府部门写写呼吁禁酒的信,或者跪在酒馆门口祈祷,以求老板良心发现。

不过这些温和做派显然没甚用处。

于是,在1900年6月6日,凯丽女士“蒙主感召,茅塞顿开”,决定用更加激进的方法,践行基督徒的禁酒道路。

所谓更激进的方法,就是拿着斧头冲进酒馆把所有东西砸的稀巴烂——那些泡酒馆的男人哪见过这么生猛的女人,谁也不敢上前阻拦。
 


 

凯丽女士就这样一个月以内砸遍堪萨斯的100多家酒馆,最高记录一天之内连续4次被逮捕入狱又被释放。她的事迹登报之后,获得了全国的舆论支持,可以说是20世纪初媒体捧红的第一位“平民明星”

她渐渐的有了自己的粉丝团,砸到哪跟到哪,维护偶像的安全,此外,她还出售一些签名斧头这样的周边产品,来抵扣被捕之后的罚金。甚至于到后来,丹佛这样的首府城市还给这位“斧头凯丽”专门开设了演出,不过到这里,为理想献身的基督徒板斧护法,最终还是淹没在大众娱乐的潮流中了。



 

禁忌的白兜帽:

3K党

在禁酒的阵营中,还有一群特别显眼的“白兜帽”——Ku Klux Klan,也就是我们熟悉的3k党
 


 


 

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促成20世纪初3k党迅速发展的文化催化剂之一
 

三K党(Ku Klux Klan),名字来源于希腊语中的“kuklos”,有聚会的意思。三K党成员认为它的意思是“白人种族兄弟”。

要如何理解那个年代的3K党呢?大概就像是一个规模化,并且人数多到可以光明正大的上街游行的isis。毕竟在20世纪初,你只需要缴纳10块钱,就能加入这个审美观明显跑偏的组织。
 


 

很难想象,虽然如今作为被人唾弃的极端种族组织,然而在1920年的巅峰时期,三K党拥有将近6百万的成员,甚至一度包括杜鲁门这样的政治家。

3k党是禁酒令的坚定拥护者,自然也是那个年代美国黑帮的死对头。
 

黑帮无论是走私还是火拼,说到底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驱动3k党的理念则是极端的道德和宗教主义

在这一阶段(也就是3k党历史上的“第二党”阶段)它宣扬的宗旨中包括了:禁止离婚、禁止通奸、禁止饮酒、反移民(英国本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除外),反黑人,反天主教、寻求建立一个纯粹的白人国家,并且反对除基督教以外的其他一切信仰。

于是,在全民禁酒,反对移民酒馆的风潮之下,3k党自然而然的找到了生存的土壤。
 


 

他们做的可不仅是游行聚会这些无伤大雅的活动了。而是实打实的将道德绑架,宗教绑架诉诸暴力。他们暴力袭击酒厂和酒馆,并对黑人,以及德国和犹太移民动用残忍的私刑。以美国南部诸州尤甚。
 


 

由于这个组织渗入了地方政府组织,所以法外私刑的现象一度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实施。
 

由于3k党“暴力禁酒”的举动触犯了私酒贸易这块蛋糕,再加上3k党种族屠杀论直接挑衅了意大利人和犹太人所控制的黑帮势力。
 


 

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3k党和美国黑帮这两个暴力组织陷入了此消彼长的缠斗之中,并最终在60年代,以黑手党的胜利而告终。
 

3k党就此没落,如今只能打着反pc,新纳粹等幌子,在社交网络上偶尔吠一吠。

第三章
 

酒精自会找到出路

事实Proof,把酒精完全从社会中消灭,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它自会找到出路。

到了20年代中期,连续五六年不能光明正大饮酒的美国人,对于禁酒令的叛逆情绪越来越重。
 


 

挣扎的社会

一切正在失控。那些拥护者们曾寄希望于通过禁酒来解决的那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

简单列举几个禁酒运动致力于消灭的社会问题吧:
 

健康问题:

越来越多的中下层人士,在饮用劣质私酒,兑水掺毒的工业酒精之后致死,毒品作为酒精的替代品在社会大肆流行。
 

道德败坏:

道德的缺位已经从个人延伸到国家。致人死亡的工业酒精,有一部分是在政府的授权之下流入黑市的。当时的美国政府以这种“下毒”的方式,故意导致底层人口的死亡,来威慑公众,从而推行禁酒,而最强大的禁酒团体“反酒馆联盟”则宣称,这些死亡案例是由自杀引起,不值得同情


公权腐败:

私酒贩子在全美建立起法外贸易链,哪个城市的政府和警力不被收买


暴力滋生:

醉酒的暴力并未消除,但随着禁酒令催生的黑帮暴力,笼罩着全美的主要城市


失业与贫穷:

酿酒作为全美第五大产业,一朝被禁之后,催生数百万失业工人,被迫和涌入美国的海外移民一起争夺有限的工作岗位。贫穷的阴影笼罩他们的家族。此外,失去了酒业的税收,政府的财政收入一落千丈,不仅无法维持公共福利,甚至还荒唐到要求黑帮分子为非法收入纳税。

所以还是那句话,饮酒只是表象,如果你仅仅是把表象消除掉,根源性的问题又会从另外的地方冒出来。


啤酒与烈酒

随着禁酒运动的推进,美国的酿酒行业陷入瘫痪状态。不过还是有不少酒类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就是啤酒与烈酒。


先说啤酒吧
 


 

虽然啤酒历来是美国人民最常饮用的酒类,但是因为一战引起的民族主义情绪,德国移民所控制的啤酒酿造行业在禁酒令实施之前就已经备受压力,在禁酒运动中,第一批受到冲击的,就是各大啤酒馆,以及它们背后的德裔酿酒商。

那时的啤酒唱,为了谋求生存,纷纷向“稀奇古怪”的方向转型。
 


 

比如说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Yuengling (云岭),就最先认怂。他们直接改名成了“云岭奶制品公司”,利用现有的啤酒冷藏技术转头开始卖牛奶和各种乳制品,招牌产品是冰激凌,在美国各个居民小巷深受好评,一直卖到了1985年。

此外,也有一些小酒厂利用化学技术珍藏,转向了染料生意。一战之后美国国内染料奇缺,所以很多啤酒厂把自家的酿酒设备改装成染缸,倒也能存活一段时间。

不过,尽管如此,啤酒依旧时普通人最容易获得的酒精来源之一。
 

禁酒令规定,所有酒精含量在1.5%以上的饮品,全部被归为非法的至醉饮料——这基本上将所有的酒类“一刀切”了。

然而有一部分特别倔的啤酒厂,获准生产一种叫做“Near Beer”的饮料,你可以称它为“无酒精啤酒”
 


 


 

这种“Near Beer”的酒精含量在0.5%左右,正好踩在法律的红线内,但同时,只要将浓缩麦芽汁和无酒精啤酒混合,稍微静置,就能得到酒精度在两度左右的啤酒——虽然也不够劲,但是聊胜于无吧。

此外,有的啤酒厂也贩卖酿酒原料——大麦和啤酒花。他们把这些东西归为“烘焙原料”,并且会向顾客出具一份详尽的说明书,上面十分详尽的写着“禁止进行下面的操作,不然这些原料可能发酵出啤酒。”



 


 

事实Proof,有实力坚持供应啤酒,并且熬过了禁酒令的14年而生存下来的啤酒厂,如今全部都发展成为跨国大厂,禁酒令虽然挤压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但是也从侧面为他们剔除了那些实力薄弱的竞争对手,而最终留下来的,都是有技术,有实力,准备迅速崛起的啤酒巨人

美国啤酒四大厂——美乐,百威,蓝带,施乐滋,全部都是熬过了禁酒令,并且在解禁之后迅速崛起的

尤其是百威,在禁酒令解除的当天出尽风头。法案生效的零点,他们用两架飞机运送了两箱特殊的啤酒,一箱送给签下解禁法令的罗斯福总统,另一箱送给纽约州前任州长,一直尽全力抵制禁酒令的艾尔史密斯。仪式当场无人布感动落泪

说完了啤酒,下面来说说烈酒。
 

如果说,禁酒令时期,啤酒供应靠酒厂,那烈酒就主要依赖于走私了。
 

客观来说,啤酒酿造需要相对专业的设备,在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难以大规模生产,但是获得烈酒就相对容易多了,成本低,利润高,无论是走私,还是兑水销售,只需要几个能打的gangsta就行。

所以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烈酒反而更加广泛的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除了美国本土获准生产“医用威士忌”的五家酒厂之外,古巴,墨西哥,加拿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走私朗姆酒,龙舌兰和威士忌的大本营,遍布全国的走私网络,不仅成就了加拿大威士忌酿酒业的兴盛,也将朗姆酒,龙舌兰这样的“热带土酒”带到了美国人的酒桌上。

走私烈酒的流行不光带来了黑帮势力的崛起,也让“鸡尾酒”这种原本只属于上流社会的饮料,走进了美国人的千家万户。
 

在这个时期,调酒师们为了躲避突袭检查,通过添加各种果汁,糖浆,苦精的方式来掩盖基酒的酒味,从而催生了鸡尾酒文化的大爆发

长岛冰茶,罗布罗伊,Southside,马天尼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鸡尾酒,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创造出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实行了禁酒令,但美国却依旧是鸡尾酒调酒壶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爵士的沃土

说到鸡尾酒,就不得不谈谈于禁酒令齐头并进的爵士时代。
 


 

一方面,底层民众在苦苦挣扎,另一方面,禁酒令催生了上流社会愤世嫉俗的情绪,让他们纷纷投身到物质享受之中,一时间,以纽约为例,地下酒吧(speakeasy)在遍地开花。或许就在你家楼下的地下室里,或许就在街角不起眼的暗门中,简短的敲门,报暗号和身份确认,就能进入一个惊奇的夜夜笙歌的世界。


 


 

这时是美国经济腾飞的年代,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财富可以为你买到很多法外的权利。
 

这里是咆哮年代滋生的沃土,是上流阶级和知识分子们为自己一手创造的小小“乌托邦”——有金钱,有美酒,从南部迁移进都市的黑人精英带来名为“Jazz”的飘飘仙乐,男男女女,不同种族的人在昏暗的灯光下随音乐疯狂起舞,这些地下酒吧就如同圣经中的堕落之城“索多玛”,禁忌而充满诱惑。


 


 


 

举个例子。

彼时《纽约客》刚刚发刊,其中有一位专栏作者,是出身富裕家族的23Year Old女孩露易丝朗,夜夜造访纽约的各大地下酒吧,再把泡夜店的感受写成文章。
 


 

这种诙谐毒舌又带点儿挑逗的文章在那时候最受欢迎,她纪录了纽约光怪陆离的夜生活,鸡尾酒,爵士乐,艳舞,男男女女的调情,黑人和白人一起喝酒跳舞,甚至是警察突袭夜场的场景。

这些文字为其他没钱过夜生活的男男女女开启了一扇憧憬的窗户,也为如今的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声色犬马的一面:
 


 


 


 

这个时期,人们对酒精的态度悄然转变。虽然酒精依旧是法律和道德上的禁忌,但是已经被潮流文化披上了美化的色彩。
 

在上流社会,知识分子,和文学电影作品明目张胆的描绘着鸡尾酒和夜生活的迷人之处,酒精从下九流的粗鄙行为,变成了一种反叛标签和身份象征。
 


 

非法的酒类,喧闹的夜生活,以及禁忌的性爱成了时髦和地位的体现,被全美的年轻人所追捧。
 


 

“善变”的女人

说到这一时期,不得不再将女同胞们拎出来单独聊聊。
 


 

有人说女人善变——推行禁酒令,执行禁酒令和废止禁酒令,都少不了女人的帮忙。
 

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1826年到1933年,推行禁酒令的女人和呼吁废止禁酒令的女人中间隔了将近4代人。

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在禁酒运动从发展到衰亡的周期里,美国现代女权主义也从雏形进化到了第一浪潮。1820年希望不被丈夫殴打的女人,和1920年已经获得公民投票权女人所期望的东西,自然是不同的。
 


 

如果说,19世纪晚期的女人呼吁禁酒运动,求的是生存权利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那么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爵士时代的来临,女人们追逐的重点,就从生存转移到了权利与自由上面。

在禁酒令实施的年代,对于美国人来说,追求酒精就是追求自由的权利。
 


 

城市的扩张和爵士乐的流行,又将这一行为进一步浪漫化——女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你们知道“鸡尾酒戒指”吗?

就是女士们常常佩戴在右手无名指的,那种尺寸巨大,设计夸张,颜色鲜艳的戒指。就算是现在,也是时尚配饰中流行的元素。
 


 

鸡尾酒戒指,正是诞生于禁酒令实施的爵士年代。
 

那时候的女人,相比之前的年代来说,底气可足足的——能工作,能选举,能抛头露面,兜里有闲钱,不急着结婚,和谁谈恋爱都不在乎。历史上把这次女性醒觉,称作“道德革命”。
 


 

在爵士乐文化的蔓延之下,她们能够和男人们一同坐在地下酒吧里喝酒,跳舞,追逐物质和欲望的享受。而戴在右手无名指的鸡尾酒戒指,则是她们小小“猎艳工具”。
 


 

不同于左手的婚戒,戴在右手的鸡尾酒戒指,表示这位女郎单身的身份,而由于大多数人是用右手拿酒杯,频频举杯的动作,会让在场的男士都注意到这枚鲜艳夸张的戒指,和戴着这枚戒指,随时准备“出击”的女人。
 


 

从咆哮年代走出来,独立又妩媚的“现代女郎”形象,不仅作为美学形象深入人心,并且为女权运动者的下一个政治目标奠定了群众基础——完全废止禁酒令。

虚伪的国度
 

这厢中上层阶级在享受地下酒吧和爵士乐带来的飘飘欲仙,那厢挣扎在酒精与道德悖伦里的美国人,从政客到普通人无一例外,把美国变成了一个虚伪者的国度。
 


 

一方面,私酒贩子的生意能够一直做到白宫里,不少政府要员,无论拥护还是反对禁酒,都和黑帮,酒贩来往密切。人前禁酒,人后喝酒的政客早就成为公开的秘密。

另一方面,rum runner从南美走私朗姆酒;黑帮从加拿大走私威士忌;底层人千方百计的钻法律的空子,从各种勾兑私酿里尽可能多的抠出酒精;上层人一掷千金,在地下酒馆里享受叛逆与先锋的快感。
 


 

普通人其实也喝酒,但是他们想要选出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的,禁酒的政府;政府官员,甚至总统竞选人其实也喝酒,但是他们想要尽可能多的选票,所以面对不同的选民说着两口不同的话,一面说着要将禁酒坚持到底,一面又说着会改善禁酒法规中“不近人情之处”
 


 

到了这个阶段,禁酒的战场上早就不只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道德辩论。而是成为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夹带私货,相互撕扯的战场。
 

不过那时候,几乎全美民众都在渴望葡萄酒,啤酒和威士忌的回归,再加上大萧条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政府急需增收财政收入.

 

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反对禁酒的呼声最终东风压倒西风,随着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后,禁酒令迎来了它的灭亡。
 


 

1933年12月5日,持续13年10个月零8天的禁酒令,正式画上了终点。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禁止与否,酒精作为人类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的成瘾品,总会自己找到出路。
 


 


 


 

第四章

“干”的反思

在长达100多年的禁酒运动中,人们习惯把拥护禁酒和反对禁酒的两种观点用“干”(dry)和“湿”(wet)区分开

这段全国范围持续14年,局部地区持续100多年的“干”的时代,带给美国人一直延续到现代的反思

禁酒令的出发点是遏制酒精的泛滥,但是一直到禁酒令废止之后,美国人的饮酒量才真正减少了。
 


 


 


 

禁酒运动给美国社会带来的道德重塑,以及公权和民权之间的辩论,早有数不清的文献研究过这个话题。

现在,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禁酒令的历史教训,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亦能提供前车之鉴。
 


 


 

禁酒令的失败,在于人们寄希望于通过禁酒的方式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强制的塑造宗教和道德的乌托邦。
 

但是当酒精被禁止之后,埋藏于时代变更之中更深层的问题,很快牵一发动全身的暴露出来。

人活一辈子,大家看不惯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昨天是酒精,明天就可能是香烟,文化潮流,宗教,性取向,某一个种族,某一个主义,或者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

 



 

在一门心思喊打喊杀之前,或许应该先想想清楚,你所反对的东西,究竟是表象还是根源。当你奔走呼吁“禁止xx”的时候,或许禁酒令的历史能唤起你的理智。

 


 

beware what you wish for

毕竟当愿望达成之时,所有的麻烦都有可能继续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而去。

 

(责任编辑:admin)

 

国行中烟古巴雪茄专卖店 

Since 2016 北京

古中雪茄

国产雪茄   古巴雪茄   非古雪茄 
 

【中国大卫杜夫雪茄专卖店】
北京古中雪茄北三环店电话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西路5号政法大厦B座1层112

(2016)古中雪茄获得北京烟草颁发【2016年度最佳黑马奖】
(2016)哈瓦那集团高层访问古中雪茄 
(2017)大卫杜夫高层访问古中雪茄 
(2018)古中雪茄获得北京烟草颁发【2018年度三星级雪茄零售商户】(年度最高级)
(2019)安徽中烟领导带队访问古中雪茄 
(2023)古中荣誉  

    热点

    威士忌兑什么好喝 杰克丹尼威士忌兑什么好喝 红方威士忌怎么开瓶 轩尼诗是白兰地还是威士忌 日本威士忌品牌排行 克莱嘉赫威士忌 响威士忌 麦卡伦12年威士忌 单一麦芽威士忌 威士忌酒价格表 剃刀党喝的威士忌是哪个牌子 波本威士忌和苏格兰威士忌的区别 六款经典入门级威士忌 红方威士忌 芝华士威士忌 黑方威士忌 波本威士忌 白兰地和威士忌的区别 威士忌吧 英国威士忌 红牌威士忌 皇家礼炮威士忌 威士忌多少钱 美国威士忌 威士忌什么味道 威士忌杯 黑牌威士忌 威士忌品牌 威士忌怎么喝? 杰克丹尼威士忌 百龄坛威士忌 威士忌是什么酒 威士忌英文 威士忌多少度 洋酒十大排名 著名威士忌 世界顶级威士忌排名 白兰地与威士忌的区别 喝威士忌的5大禁忌必看 威士忌多少钱一瓶正常 苏格兰威士忌 威士忌存放能升值吗 洋酒的种类和名称大全 黑衣组织没用过的酒名 威士忌直接喝很傻吗 威士忌排名 威士忌的特殊含义 几十块钱的威士忌能喝吗 威士忌与白兰地区别 威士忌调酒配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