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改变了全世界的大事件:禁酒令
时间:2021-03-28 23:4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我们这些爱酒人,想到禁酒令那段历史,往往会不自觉的把一切浪漫化
说起私酒贩 我们想到的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城市输送酒水的法外英雄
说起小酒馆 我们想到的是桀骜不驯的调酒师 创造各种鸡尾酒来调侃那些禁酒官员
说起秘密俱乐部 我们想到的是爵士乐 穿着小筒裙跳舞的姑娘
个个都像是盖茨比里的黛西
禁酒令的历史,远远不止“不屈不挠的爱酒人对抗大傻瓜政府”这种单一的戏码。
事实上,这是一段关系到民权醒觉,政治博弈以及道德重塑的复杂历史。 其中产生的辩论,甚至对我们如今的社会,也具有启发意义。 禁酒令
Prohibition
醉汉,酒馆,女人 很多人认为,禁酒令只是1920年美国政府的一纸政令——而且还是顶蠢的那种,一夜之间,全美国的老实人都喝不上酒了。
但事实上,早100多年前,禁酒的风气就已经有了苗头。 醉汉
那个时候,最先摒弃酒精的不是政府,而是神职人员和企图改过自新的部分酒鬼
一切的起源,与其说是宗教运动或是道德审判,不如说是深受酒精困扰的社会下层阶级发起的一项自救运动。 现代人对道德审判的态度往往嗤之以鼻,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习俗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被塑造得趋于成熟,拥有人人都接受的普世价值观。但是当时间拨回19世纪,事情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那个时候的美国,是一个醉汉的国度
这种字面意义上的“醉生梦死”毫无浪漫可言。
19世纪初期,随着蒸馏技术的进一步精进,美国人日常饮酒的种类渐渐从葡萄酒,苹果酒这种酒精度相对较低的发酵酒,转向了高度烈酒,比如威士忌——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就能获得更多的醉意。
同时,全社会的饮酒习俗也深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早上起床先喝一杯,这是常事,吃饭时要佐酒,休息时要喝酒解乏,娱乐时要喝酒助兴——甚至在一些农业州的小镇上,家家门边都放着一桶烈性苹果酒,回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先拿大勺舀一口酒喝。
酒馆
酒馆(又称沙龙),这种只接待男性客人的公共饮酒场所,一度被禁酒运动的倡导者,视为美国生活中最具破坏性的力量的机构。
1870年至1900年间,随着数百万移民蜂拥到美国,全美的酒馆数量从10万增加到30万。
在城市中,这里聚集着工薪阶层移民,其数量往往是政治组织总部的两倍。
在西部,它是一个类似“同乡会”的社交场所,也可以收发信件,甚至兑现支票,当然了,少不了各种下三滥的娱乐和暴力活动。
此外,酒馆还具有社会性质和救济性质,是工人和移民的避风港,也是社会骚乱和政治腐败的源头(很多大城市的酒馆由政客直接或间接控制,借由酒馆操纵选票是小事一桩)。
简单来说,那时候的人看待酒馆,大概就跟我们现在看待抖音快手一样,泛滥于全社会,99%的屎屁尿,再加上1%的人性光辉。
到了20世纪初,经过大型酿酒公司的兼并,多数酒馆已经变得标准化——几乎全部由德国移民拥有。酒厂会给酒馆提供货源,装潢,甚至补贴他们推出免费午餐——前提是这些酒馆只出售本酒厂的啤酒。
所以说,那时的酒馆不只是酒馆,还代表着移民与酒商的政治力量。
女人
传统的社会风气认为,大口喝酒可以体现你的阳刚之气,但是这些喝醉的男人们完全称不上是爷们儿——他们挥霍掉所有薪水,没法养家,并且变得暴躁易怒,而男人暴力的直接承受者,往往是他们的家族成员——妻子和儿女。
那是一个男人无法参与劳动,妇女和儿童的生存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的年代。所有人都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罪魁祸首,是酒精。
很快,作为酒后暴力的直接受害者,妇女也加入了这场对酒精的讨伐。
这是美国历史上妇女第一次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也奠定了美国现代女权主义的雏形。
如果你们听到这个词儿要皱眉头,那我们换个说法
为了阻止酒精在社会上的泛滥,妇女们集结成社,争取投票权,她们参与公共事业,以宗教和道德的名义,打出“保护家族”的口号,来对抗一系列社会问题——可以说是妇女参政的美国版本
随着越来越多的响应,这场“禁酒”的运动的声势越来越浩大,一路从乡镇朝着城市蔓延。它的态度也越来越激进。 源头谬误 这场运动的拥护者包括基督妇女禁酒会,反酒馆联盟,禁酒党等社会组织,个个儿都是倔脾气的理想主义者。 以“反酒馆联盟“来举例,它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压力集团,规模大到可以直接向国会施压。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不关心犯罪,也不关心政治经济,只要禁酒,一切都好说”
禁酒拥护者相信,没有了酒精,人类终于能够变得完美,“消灭酒精”是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万能钥匙。
这大概就是禁酒运动源头上的谬误吧——世界上哪有什么万能钥匙。
19世纪~20世纪的美国经历着时代阵痛。除了两场战争之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社会阶级划分,以及大批欧洲移民的涌入,种种变化让美国人措手不及。 酗酒只是表面现象,而贫富差距悬殊,工作机会流失,法制不健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福利体系缺位,生存条件恶劣……这一系列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繁琐问题,才是所有人痛苦的根源。
你怎么可能通过消灭表现而一劳永逸的解决源头问题呢?
但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禁酒运动渐渐从民众之间的劝诫,演变成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角力: 工人觉得酒精是资本家控制自己的工具 资本家认为饮酒的工人生产力降低 蓄奴州的地主害怕黑人喝酒之后激情投票 清教徒拿禁酒当武器反对天主教徒移民 政客凭着禁酒团体抢占道德高地
持续一个世纪的禁酒运动终于在20世纪初达到了高潮,所有人都被这种狂热裹挟向前,无法冷静思考。
1920年1月16日,美国宪法第18修令生效,我们所熟悉的禁酒令正式实施,全美的理想主义者弹冠相庆。
喝下最后一杯酒,然后全美开始迎接持续近14年的禁酒令时代
第二章 法外者群像 禁酒令实施之后,人们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了吗?暴力,贫穷和道德缺失终于被消灭了吗?美国终于变成了清教徒的天堂了吗? 怎么可能, 不然《大西洋帝国》还怎么拍? 的确,公众饮酒量确实在往下降。毕竟,禁酒令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 在18修正案颁布之前,美国已经积累了将近100年的禁酒运动——也就是说,至少有3代美国人,是在“否定酒精”的社会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一出生就被教育“喝酒害人”的理论,认为喝酒会败坏人的健康和道德,认为体面人应该滴酒不沾。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让一样东西变得成致命诱惑的唯一原因,就是立法禁止它
于是,当酒精成为违禁品之后,人们开始更加疯狂的渴求它。 如果使劲抠字眼儿,你还是能钻出几个法律的空子
比如说:喝酒本身不违法,只是不能买卖,再比如说,在自己家小范围的种点儿葡萄酿酒喝,也没人管你。天主教,犹太教的宗教活动也被允许少量使用葡萄酒。
富人们也不太担心,娱乐场所不需要上缴禁酒令生效之前购买的酒精饮料,所以18号修正领生效之前,各大俱乐部,沙龙有一年的时间大量囤酒,有些地方的囤货量,居然足够喝14年…当然,价格肯定是翻了好几番。
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自己在家捣鼓私酒,用私酿粮食酒和玉米油勾兑出来的“冷凝器金酒”就是这段时间的产物,不过他们在冷凝器里勾兑出来的究竟是金酒还是掺了水的工业酒精,谁也说不好。喝完了致死还是致盲,全看缘分。
哦对了,还有你们很熟悉的一个片段——在禁酒令时期,美国有5家威士忌酒厂,还在以“提供药用酒精”的名义坚挺着。
那时候,全美人民想方设法的找借口,让医生给开处方,好搞点儿酒回家。一个人每月的“医用威士忌”定额不够,那全家人就一起“生病”。 从官方记录来看,那阵子的美国就好像爆发了非典似的——不过人们唯一得的病,是对威士忌的“相思病” 这种社会氛围给了私酒贩子绝佳的生存土壤——想想看,原本你走私一点啤酒威士忌只是为了避税,赚个温饱钱而已。
突然之间,所有的酒类都成了违禁品,而且人们疯狂的渴求它。这下,你干着和过去一样的行当,却能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这场“湿”(喝酒)与“干”(禁酒)的拉锯战,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且,随着战事的激化,双方阵营中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法外者”形象。
好人私酒贩: 罗伊欧姆斯戴
小罗本职工作是在西雅图当警察,长着娃娃脸,性格又好,被人叫做“宝宝警督”。
谁知道禁酒令生效俩月后,西雅图警方拦截一辆走私加拿大威士忌的汽车。追逐战的时候警官抬眼一看,嘿!这宝宝正坐在走私车里呢!
知法犯法的小罗当然被警局开除了。但从此,他的副业就变成了主业,从警官转职成了一名私酒贩子。
虽然转换了阵营,但“宝宝警督”魅力犹在。小罗靠着给各位前同事送礼送钱,慢慢争取到了整个西雅图警方,乃至全市政客的支持,甚至连市长一块儿给贿赂了。
那时候,小罗手下的会计除了管理地下公司的运营,还要负责给整个西雅图警队发工资。毕竟转行之后,小罗一个星期赚的钱,比片儿警20年赚得都多,哪个警察买不下来?
于是,小罗建立起体系完善的地下公司,从保管到物流到分销,全部都由自己人亲自处理,财政税务也悉心经营,绝不让人挑出错。
而且,乱七八糟的私酿酒一律看不上眼,他货源全部是来自加拿大的优质威士忌,不掺一点儿假。私酒横行的年代,这种坚持高端品质的商人,很快赢得了上流社会的尊重。
芝加哥教父: 阿尔卡彭 如果说“宝宝警督”做生意靠的是和气生财,那“芝加哥教父”走的就完全是相反的路子。
来见见现代史上最早一批的犯罪明星——阿尔卡彭
这或许是你们最熟悉的黑帮老大之一了(虚构的《教父》不算),关于老彭的影视作品从1938年一直拍到2018年。可见这哥们儿是个多有戏的人。 前面提到,小罗做生意的方法是从加拿大走私;到了老彭这儿,可就变得有创意多了:
不仅要走私,还要垄断货源,只能从他这一家里进货;不仅要进口正儿八经的酒,还要自己的意大利移民老乡们酿私酒,甭管勾兑工业酒精还是发酵陈谷子烂葡萄,捣鼓出来就有人买;更重要的是,不仅自己做生意,还要抢别人家的。
知道蝙蝠侠的老家哥谭市吧?民风特淳朴——帮派横行,警察腐败,堪称罪犯天堂。在现实生活中,它最初的原型就是芝加哥。
那时候的芝加哥人民活得可比漫画里刺激多了。能打死人的枪战天天在街头巷尾上演,路人对倒在路边头破血流的帮派分子基本上已经麻木。
黑帮火拼是为了啥?是港片儿里讲的那些恩怨情仇吗?并不是,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在禁酒令时期,酒就是最大的利益来源——抢地盘,抢货源,这些黑帮拿命来换的,都是绿油油的钱。
老彭在这些交火中脱引而出。他一面靠着枪战和谋杀,把芝加哥的私酒生意全数垄断,这些私酒称为他黑帮帝国最丰富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芝加哥市长是老彭的铁哥们,让他除了黑道生意之外,还能把业务往正当行业发展。
谁说贿赂买不到友谊?毕竟这里是芝加哥。
就这样,等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老彭已经建立起了控制整个芝加哥的黑帮帝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芝加哥教父”。
说个有意思的事吧,老彭旗下的啤酒,烈酒和葡萄酒,质量不高,胜在便宜量大来钱快。这个芝加哥教父对品质管理也挺有一套——质量不达标的供货商,都被他拿枪“突突”了。不过连老彭都觉得质量过不去,说明这酒确实糟糕到天理难容的地步啦!
凯丽内森 不要以为法外者的群体里只有私酒贩。禁酒派野蛮起来,也是十分让人侧目的。
要说禁酒派中的法外者第一人,当属这位“板斧护法”——凯丽内森(Carrie Nation)
在禁酒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位女士一手持斧,一手持圣经,可是当初著名的“侠盗”形象。 凯丽女士的“圣战”在禁酒令签发之前的20年就开始进行了,她的一生坎坷,母亲死于疯人院,第一任丈夫死于许久,第二段婚姻,又因为她投身社会活动而离异。在目睹了男人饮酒对女人造成的伤害之后,凯丽女士把自己人生的不幸统统归结于酒精。 最开始,她只是像其他妇女团体一样,给当地政府部门写写呼吁禁酒的信,或者跪在酒馆门口祈祷,以求老板良心发现。 不过这些温和做派显然没甚用处。 于是,在1900年6月6日,凯丽女士“蒙主感召,茅塞顿开”,决定用更加激进的方法,践行基督徒的禁酒道路。
所谓更激进的方法,就是拿着斧头冲进酒馆把所有东西砸的稀巴烂——那些泡酒馆的男人哪见过这么生猛的女人,谁也不敢上前阻拦。
凯丽女士就这样一个月以内砸遍堪萨斯的100多家酒馆,最高记录一天之内连续4次被逮捕入狱又被释放。她的事迹登报之后,获得了全国的舆论支持,可以说是20世纪初媒体捧红的第一位“平民明星” 她渐渐的有了自己的粉丝团,砸到哪跟到哪,维护偶像的安全,此外,她还出售一些签名斧头这样的周边产品,来抵扣被捕之后的罚金。甚至于到后来,丹佛这样的首府城市还给这位“斧头凯丽”专门开设了演出,不过到这里,为理想献身的基督徒板斧护法,最终还是淹没在大众娱乐的潮流中了。
禁忌的白兜帽: 3K党
在禁酒的阵营中,还有一群特别显眼的“白兜帽”——Ku Klux Klan,也就是我们熟悉的3k党
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促成20世纪初3k党迅速发展的文化催化剂之一 三K党(Ku Klux Klan),名字来源于希腊语中的“kuklos”,有聚会的意思。三K党成员认为它的意思是“白人种族兄弟”。
要如何理解那个年代的3K党呢?大概就像是一个规模化,并且人数多到可以光明正大的上街游行的isis。毕竟在20世纪初,你只需要缴纳10块钱,就能加入这个审美观明显跑偏的组织。
很难想象,虽然如今作为被人唾弃的极端种族组织,然而在1920年的巅峰时期,三K党拥有将近6百万的成员,甚至一度包括杜鲁门这样的政治家。
3k党是禁酒令的坚定拥护者,自然也是那个年代美国黑帮的死对头。 黑帮无论是走私还是火拼,说到底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驱动3k党的理念则是极端的道德和宗教主义 在这一阶段(也就是3k党历史上的“第二党”阶段)它宣扬的宗旨中包括了:禁止离婚、禁止通奸、禁止饮酒、反移民(英国本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除外),反黑人,反天主教、寻求建立一个纯粹的白人国家,并且反对除基督教以外的其他一切信仰。
于是,在全民禁酒,反对移民酒馆的风潮之下,3k党自然而然的找到了生存的土壤。
他们做的可不仅是游行聚会这些无伤大雅的活动了。而是实打实的将道德绑架,宗教绑架诉诸暴力。他们暴力袭击酒厂和酒馆,并对黑人,以及德国和犹太移民动用残忍的私刑。以美国南部诸州尤甚。
由于这个组织渗入了地方政府组织,所以法外私刑的现象一度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实施。
由于3k党“暴力禁酒”的举动触犯了私酒贸易这块蛋糕,再加上3k党种族屠杀论直接挑衅了意大利人和犹太人所控制的黑帮势力。
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3k党和美国黑帮这两个暴力组织陷入了此消彼长的缠斗之中,并最终在60年代,以黑手党的胜利而告终。 3k党就此没落,如今只能打着反pc,新纳粹等幌子,在社交网络上偶尔吠一吠。
第三章 酒精自会找到出路 事实Proof,把酒精完全从社会中消灭,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它自会找到出路。
到了20年代中期,连续五六年不能光明正大饮酒的美国人,对于禁酒令的叛逆情绪越来越重。
挣扎的社会 一切正在失控。那些拥护者们曾寄希望于通过禁酒来解决的那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
简单列举几个禁酒运动致力于消灭的社会问题吧: 健康问题:
越来越多的中下层人士,在饮用劣质私酒,兑水掺毒的工业酒精之后致死,毒品作为酒精的替代品在社会大肆流行。 道德败坏: 道德的缺位已经从个人延伸到国家。致人死亡的工业酒精,有一部分是在政府的授权之下流入黑市的。当时的美国政府以这种“下毒”的方式,故意导致底层人口的死亡,来威慑公众,从而推行禁酒,而最强大的禁酒团体“反酒馆联盟”则宣称,这些死亡案例是由自杀引起,不值得同情
私酒贩子在全美建立起法外贸易链,哪个城市的政府和警力不被收买
醉酒的暴力并未消除,但随着禁酒令催生的黑帮暴力,笼罩着全美的主要城市
酿酒作为全美第五大产业,一朝被禁之后,催生数百万失业工人,被迫和涌入美国的海外移民一起争夺有限的工作岗位。贫穷的阴影笼罩他们的家族。此外,失去了酒业的税收,政府的财政收入一落千丈,不仅无法维持公共福利,甚至还荒唐到要求黑帮分子为非法收入纳税。 所以还是那句话,饮酒只是表象,如果你仅仅是把表象消除掉,根源性的问题又会从另外的地方冒出来。
随着禁酒运动的推进,美国的酿酒行业陷入瘫痪状态。不过还是有不少酒类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就是啤酒与烈酒。
虽然啤酒历来是美国人民最常饮用的酒类,但是因为一战引起的民族主义情绪,德国移民所控制的啤酒酿造行业在禁酒令实施之前就已经备受压力,在禁酒运动中,第一批受到冲击的,就是各大啤酒馆,以及它们背后的德裔酿酒商。
那时的啤酒唱,为了谋求生存,纷纷向“稀奇古怪”的方向转型。
比如说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Yuengling (云岭),就最先认怂。他们直接改名成了“云岭奶制品公司”,利用现有的啤酒冷藏技术转头开始卖牛奶和各种乳制品,招牌产品是冰激凌,在美国各个居民小巷深受好评,一直卖到了1985年。 此外,也有一些小酒厂利用化学技术珍藏,转向了染料生意。一战之后美国国内染料奇缺,所以很多啤酒厂把自家的酿酒设备改装成染缸,倒也能存活一段时间。
不过,尽管如此,啤酒依旧时普通人最容易获得的酒精来源之一。 禁酒令规定,所有酒精含量在1.5%以上的饮品,全部被归为非法的至醉饮料——这基本上将所有的酒类“一刀切”了。
然而有一部分特别倔的啤酒厂,获准生产一种叫做“Near Beer”的饮料,你可以称它为“无酒精啤酒”
这种“Near Beer”的酒精含量在0.5%左右,正好踩在法律的红线内,但同时,只要将浓缩麦芽汁和无酒精啤酒混合,稍微静置,就能得到酒精度在两度左右的啤酒——虽然也不够劲,但是聊胜于无吧。 此外,有的啤酒厂也贩卖酿酒原料——大麦和啤酒花。他们把这些东西归为“烘焙原料”,并且会向顾客出具一份详尽的说明书,上面十分详尽的写着“禁止进行下面的操作,不然这些原料可能发酵出啤酒。”
事实Proof,有实力坚持供应啤酒,并且熬过了禁酒令的14年而生存下来的啤酒厂,如今全部都发展成为跨国大厂,禁酒令虽然挤压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但是也从侧面为他们剔除了那些实力薄弱的竞争对手,而最终留下来的,都是有技术,有实力,准备迅速崛起的啤酒巨人
美国啤酒四大厂——美乐,百威,蓝带,施乐滋,全部都是熬过了禁酒令,并且在解禁之后迅速崛起的
说完了啤酒,下面来说说烈酒。
如果说,禁酒令时期,啤酒供应靠酒厂,那烈酒就主要依赖于走私了。 客观来说,啤酒酿造需要相对专业的设备,在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难以大规模生产,但是获得烈酒就相对容易多了,成本低,利润高,无论是走私,还是兑水销售,只需要几个能打的gangsta就行。
所以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烈酒反而更加广泛的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除了美国本土获准生产“医用威士忌”的五家酒厂之外,古巴,墨西哥,加拿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走私朗姆酒,龙舌兰和威士忌的大本营,遍布全国的走私网络,不仅成就了加拿大威士忌酿酒业的兴盛,也将朗姆酒,龙舌兰这样的“热带土酒”带到了美国人的酒桌上。
走私烈酒的流行不光带来了黑帮势力的崛起,也让“鸡尾酒”这种原本只属于上流社会的饮料,走进了美国人的千家万户。 在这个时期,调酒师们为了躲避突袭检查,通过添加各种果汁,糖浆,苦精的方式来掩盖基酒的酒味,从而催生了鸡尾酒文化的大爆发 长岛冰茶,罗布罗伊,Southside,马天尼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鸡尾酒,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创造出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实行了禁酒令,但美国却依旧是鸡尾酒调酒壶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爵士的沃土
说到鸡尾酒,就不得不谈谈于禁酒令齐头并进的爵士时代。
一方面,底层民众在苦苦挣扎,另一方面,禁酒令催生了上流社会愤世嫉俗的情绪,让他们纷纷投身到物质享受之中,一时间,以纽约为例,地下酒吧(speakeasy)在遍地开花。或许就在你家楼下的地下室里,或许就在街角不起眼的暗门中,简短的敲门,报暗号和身份确认,就能进入一个惊奇的夜夜笙歌的世界。
这时是美国经济腾飞的年代,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财富可以为你买到很多法外的权利。 这里是咆哮年代滋生的沃土,是上流阶级和知识分子们为自己一手创造的小小“乌托邦”——有金钱,有美酒,从南部迁移进都市的黑人精英带来名为“Jazz”的飘飘仙乐,男男女女,不同种族的人在昏暗的灯光下随音乐疯狂起舞,这些地下酒吧就如同圣经中的堕落之城“索多玛”,禁忌而充满诱惑。
举个例子。
彼时《纽约客》刚刚发刊,其中有一位专栏作者,是出身富裕家族的23Year Old女孩露易丝朗,夜夜造访纽约的各大地下酒吧,再把泡夜店的感受写成文章。
这种诙谐毒舌又带点儿挑逗的文章在那时候最受欢迎,她纪录了纽约光怪陆离的夜生活,鸡尾酒,爵士乐,艳舞,男男女女的调情,黑人和白人一起喝酒跳舞,甚至是警察突袭夜场的场景。
这些文字为其他没钱过夜生活的男男女女开启了一扇憧憬的窗户,也为如今的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声色犬马的一面:
这个时期,人们对酒精的态度悄然转变。虽然酒精依旧是法律和道德上的禁忌,但是已经被潮流文化披上了美化的色彩。
在上流社会,知识分子,和文学电影作品明目张胆的描绘着鸡尾酒和夜生活的迷人之处,酒精从下九流的粗鄙行为,变成了一种反叛标签和身份象征。
非法的酒类,喧闹的夜生活,以及禁忌的性爱成了时髦和地位的体现,被全美的年轻人所追捧。
“善变”的女人
说到这一时期,不得不再将女同胞们拎出来单独聊聊。
有人说女人善变——推行禁酒令,执行禁酒令和废止禁酒令,都少不了女人的帮忙。 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1826年到1933年,推行禁酒令的女人和呼吁废止禁酒令的女人中间隔了将近4代人。
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在禁酒运动从发展到衰亡的周期里,美国现代女权主义也从雏形进化到了第一浪潮。1820年希望不被丈夫殴打的女人,和1920年已经获得公民投票权女人所期望的东西,自然是不同的。
如果说,19世纪晚期的女人呼吁禁酒运动,求的是生存权利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那么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爵士时代的来临,女人们追逐的重点,就从生存转移到了权利与自由上面。
在禁酒令实施的年代,对于美国人来说,追求酒精就是追求自由的权利。
城市的扩张和爵士乐的流行,又将这一行为进一步浪漫化——女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你们知道“鸡尾酒戒指”吗?
就是女士们常常佩戴在右手无名指的,那种尺寸巨大,设计夸张,颜色鲜艳的戒指。就算是现在,也是时尚配饰中流行的元素。
鸡尾酒戒指,正是诞生于禁酒令实施的爵士年代。
那时候的女人,相比之前的年代来说,底气可足足的——能工作,能选举,能抛头露面,兜里有闲钱,不急着结婚,和谁谈恋爱都不在乎。历史上把这次女性醒觉,称作“道德革命”。
在爵士乐文化的蔓延之下,她们能够和男人们一同坐在地下酒吧里喝酒,跳舞,追逐物质和欲望的享受。而戴在右手无名指的鸡尾酒戒指,则是她们小小“猎艳工具”。
不同于左手的婚戒,戴在右手的鸡尾酒戒指,表示这位女郎单身的身份,而由于大多数人是用右手拿酒杯,频频举杯的动作,会让在场的男士都注意到这枚鲜艳夸张的戒指,和戴着这枚戒指,随时准备“出击”的女人。
从咆哮年代走出来,独立又妩媚的“现代女郎”形象,不仅作为美学形象深入人心,并且为女权运动者的下一个政治目标奠定了群众基础——完全废止禁酒令。
虚伪的国度
这厢中上层阶级在享受地下酒吧和爵士乐带来的飘飘欲仙,那厢挣扎在酒精与道德悖伦里的美国人,从政客到普通人无一例外,把美国变成了一个虚伪者的国度。
一方面,私酒贩子的生意能够一直做到白宫里,不少政府要员,无论拥护还是反对禁酒,都和黑帮,酒贩来往密切。人前禁酒,人后喝酒的政客早就成为公开的秘密。
另一方面,rum runner从南美走私朗姆酒;黑帮从加拿大走私威士忌;底层人千方百计的钻法律的空子,从各种勾兑私酿里尽可能多的抠出酒精;上层人一掷千金,在地下酒馆里享受叛逆与先锋的快感。
普通人其实也喝酒,但是他们想要选出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的,禁酒的政府;政府官员,甚至总统竞选人其实也喝酒,但是他们想要尽可能多的选票,所以面对不同的选民说着两口不同的话,一面说着要将禁酒坚持到底,一面又说着会改善禁酒法规中“不近人情之处”
到了这个阶段,禁酒的战场上早就不只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道德辩论。而是成为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夹带私货,相互撕扯的战场。 不过那时候,几乎全美民众都在渴望葡萄酒,啤酒和威士忌的回归,再加上大萧条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政府急需增收财政收入.
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反对禁酒的呼声最终东风压倒西风,随着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后,禁酒令迎来了它的灭亡。
1933年12月5日,持续13年10个月零8天的禁酒令,正式画上了终点。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禁止与否,酒精作为人类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的成瘾品,总会自己找到出路。
第四章 “干”的反思 在长达100多年的禁酒运动中,人们习惯把拥护禁酒和反对禁酒的两种观点用“干”(dry)和“湿”(wet)区分开 这段全国范围持续14年,局部地区持续100多年的“干”的时代,带给美国人一直延续到现代的反思
禁酒令的出发点是遏制酒精的泛滥,但是一直到禁酒令废止之后,美国人的饮酒量才真正减少了。
禁酒运动给美国社会带来的道德重塑,以及公权和民权之间的辩论,早有数不清的文献研究过这个话题。
现在,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禁酒令的历史教训,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亦能提供前车之鉴。
禁酒令的失败,在于人们寄希望于通过禁酒的方式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强制的塑造宗教和道德的乌托邦。 但是当酒精被禁止之后,埋藏于时代变更之中更深层的问题,很快牵一发动全身的暴露出来。
人活一辈子,大家看不惯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昨天是酒精,明天就可能是香烟,文化潮流,宗教,性取向,某一个种族,某一个主义,或者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
在一门心思喊打喊杀之前,或许应该先想想清楚,你所反对的东西,究竟是表象还是根源。当你奔走呼吁“禁止xx”的时候,或许禁酒令的历史能唤起你的理智。
beware what you wish for
毕竟当愿望达成之时,所有的麻烦都有可能继续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而去。 |
Since 2016 北京
古中雪茄
国产雪茄 古巴雪茄 非古雪茄
北京古中雪茄北三环店电话
(2016)古中雪茄获得北京烟草颁发【2016年度最佳黑马奖】
(2016)哈瓦那集团高层访问古中雪茄
(2017)大卫杜夫高层访问古中雪茄
(2018)古中雪茄获得北京烟草颁发【2018年度三星级雪茄零售商户】(年度最高级)
(2019)安徽中烟领导带队访问古中雪茄
(2023)古中荣誉